当前位置

首页 > 绿色生活 > 生活常识 > 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

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

推荐人: 来源: 常识咖 阅读: 2.44W 次

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在中国古代,人们称地震为“地动”,认为是一种“地不宁”,即大地不安定的现象。遭遇“地不宁”后,古人是如何抗震救灾,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社会伤痛的?

操作方法

灾区“免租赋”

如果说“罪己诏”玩虚的,那么大打“恩情牌”,给灾民以物质、经济的具体帮助,便很实在了,也最受灾民欢迎和肯定。最常见的手段之一,是给灾民“免租赋”,即现代所说的免税。

汉宣帝刘询在下“罪己诏”之后,采取了两种措施,一是要求朝中大臣“走基层”,寻访民间有学问的人,找到应对地震的办法;二是指示法律条例中有可免除而能安定百姓的,须逐条上报,对遭受地震重灾的民众,免收粮租钱税。

朝廷“赐钱”

然而,“免税”并不能解灾民的燃眉之急,于是朝廷想到了给灾民“赐钱”。在唐宋以后,尤其到明清时期,朝廷赐钱,直接补助灾民钱粮,成为一种惯例。除了发钱粮给幸存者生活外,官府还会给遇难者准备安葬费。

各界“捐银”

古代抗震救灾款的来源,主要有两个方面,一是中央财政,二是地方政府出资。此外,民间和个人“捐银”,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。朝廷也会积极引导民间力量抗震救灾,如动员有钱的官绅富户捐银,给灾民修建房屋。对积极捐款的“大款”,朝廷会提出表扬和奖励。

在灾难面前,邻里抱团,共渡难关,这种“众志成城”也是古代所提倡的。康熙十八年七月北京地震后,康熙皇帝便号召和要求灾区老百姓互相帮助,“两邻十家户,有互相存恤之义,可协助修理”,以尽快恢复家园。

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

中国的古建筑,很多都是土木结构,传统的木结构,具备框架结构的优点,在汶川大地震中,很多建筑墙体受损严重,但主体建筑依旧没有倒塌,靠的便是这种框架结构。如果要具体说来,有几个部位可谓在抗震性能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:

(一)台基

中国古建筑多采用“抬梁式”构造,结构形状上“上小下大”,稳定性强,是抗震性能的基础。

台基

(二)大屋顶

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需要很多“零件”组合支撑,提升了整个屋顶乃至构架的整体性,庞大的屋顶重压在柱网上,也大大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。(之前博文相关屋顶知识介绍:屋顶)

大屋顶

(三)斗拱

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,斗是斗形木垫块,拱是弓形的短木,它们纵横交错叠加,便形成了上大下小的托架。

地震发生时,这些纵横叠加的斗拱就像弹簧层一般,起到变形消能的作用,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能。

斗拱

(四)榫卯结构

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,榫和卯咬合,起到连接作用。

这种结构,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,地震发生时,还可以在一定的变形下抵消地震带来的影响。之前博文有做过相关介绍:榫卯24性榫卯不用钉子的秘密

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 第2张

榫卯

所以说,中国古代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!

1892年特大洪涝灾害,天津及周遭三百余里水深丈余,淮军将领卫汝贵带领2000名战士开挖减河数道,用于分泄洪水,共计70余里,大水得以消弭。而湘、淮两军在灾前修造和灾后重建方面,一直为百姓所依赖。到民国和建国以后,天津的减河也是一直在挖,至今还有一条特大的泄洪减河,名曰独流减河:

事实上,中国历史上,除去那些不管老百姓死活的时代,每逢灾难,朝廷都会出动大臣前往督办赈灾各项事宜。附近军队参与救灾在所难免,每逢灾害发生,相关部门会立即行动,全部都有明文规定。譬如任谅作为北宋的转运使,当泗水和汴河洪水时,泗州已经被淹没,“谅亲部卒筑堤,徙民就高,赈以米粟”,任谅亲自带着兵卒筑堤,指挥群众往高处跑,并赈以米粮。

但古代通讯不发达,涉及地震这一类的情况,多半就要靠乡里自救。知府、县令,先保证活着的人能继续活下去,开仓放粮,打压哄抬物价,各处设立粥厂。军队则就近救灾或者自救,因为有的是本身都被压得挺惨。特大地震,如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地震,史载压死军民八十三万人。地震黄金救援时间是七十二小时,这种惨状,要等通报结束,外地军队开进去,几天都过去了,人早就死光了。现有各类高速交通工具,因此军队能迅速出现,这得益于通讯和交通的发达,如不发达,照样进不去。但这不代表古代军队不参与救灾,他们是参与的。

不仅军队要上去,太医院的太医、医生也要上,就是为了防止“大灾之后必有大疫”的情况。北宋熙宁七年七月,西京洪水爆发,被派去前往救灾的除了尚书户部员外郎张询以外,还有御药院的医生,带头人是刘惟简。御药院的太医,往往会根据灾难情况确定所携医生为什么科。倘使是地震之后,则更多需要带骨伤科的医生前去,这在资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。

你不能说,古代好落后啊,就认为所有的好东西、好政策都是现在才有的。昔日活民无数的知府、县令,曾经赈灾的专员,参与灾后救援的军人,以及自救和救人的良人,他们都是活生生的,曾经与我们在同一日月之下,天地之间的人。他们也曾在灾后落泪哭泣,也曾为救下一个人而欢欣鼓舞,这都是不能轻易抹杀的。

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 第3张

如果要具体说来,有几个部位可谓在抗震性能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:

(一)台基

中国古建筑多采用“抬梁式”构造,结构形状上“上小下大”,稳定性强,是抗震性能的基础。

(二)大屋顶

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需要很多“零件”组合支撑,提升了整个屋顶乃至构架的整体性,庞大的屋顶重压在柱网上,也大大增加了构架的稳定性。

(三)斗拱

斗拱在中国古建筑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,斗是斗形木垫块,拱是弓形的短木,它们纵横交错叠加,便形成了上大下小的托架。

▲斗拱

地震发生时,这些纵横叠加的斗拱就像弹簧层一般,起到变形消能的作用,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能。

(四)榫卯结构

古人怎样抗震救灾? 第4张

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,榫和卯咬合,起到连接作用。

▲榫卯

这种结构,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,地震发生时,还可以在一定的变形下抵消地震带来的影响。

所以说,中国古代人的智慧真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
接下来我再来说说“救灾”。

据史料记载,西汉汉宣帝时,公元前70年6月1日,河南以东49个郡国都发生了地震,汉宣帝刘询便为此下了道“罪己诏”反省自己,然后要求朝中大臣“走基层”,访问民间有学识的人,找出应对办法,同时要求法律条文中有免除百姓赋役来安定民心的部分,逐条上报;受灾严重的百姓,免收粮租钱税。

明朝嘉靖年间1556年1月23日,发生一次大地震,震度为8-8.3级,史称嘉靖大地震。地震发生时正值午夜,人们正熟睡,因此鲜有人逃生成功,共造成83万人死亡。这次地震也正值隆冬时节,也带来了各类次生灾害。按当时的规定,如果隐瞒灾情不报,该省督抚罚俸一年,三个月不报,地方官就被革职。朝廷接到灾情报告后,便派遣钦差大臣坐镇抗灾。到达当地后,他会向当地百姓发放专项救济款和减免当地百姓的赋役,专项款的发放会根据年龄、性别、受灾情况来分配,以确保每个灾民都能受益。

在512地震后现代建筑基本损毁,而古代建筑庙宇塔楼只受了些轻微伤害,证明了古代的榫卯结构远胜于现代的钢筋水泥,这点日本就学的很好,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来防患未然!